摘要:隨著因化石燃料過度消耗產生的溫室效應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我國正在大力推廣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清潔能源的發電技術,從而為電網的低碳運行做出貢獻。其中,光伏發電的并網化和大型化必將是將來的主要發展趨勢,提高光伏發電效率,增加并網容量,都有助于發展低碳電網。由于光伏發電的隨機性強,所以通過Matlab/Simulnik建造光伏電站的模型,根據真實的環境數據得出一年中的典型日光伏輸出特性并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種大型光伏電站的低碳調度。另一方面,隨著光伏電站的容量不斷增加,并網時需要考慮并解決更多的負面影響,而且要達到低碳運行的標準,這都對并網逆變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提出了一種具有最大功率點跟蹤(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無功及諧波電流補償和有功控制相結合的大型光伏電站逆變器的多模式控制策略,并通過Matlab/Simulnik建模仿真驗證了該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優點。
摘要:針對電力信息網絡的安全態勢精確判斷問題,提出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安全態勢感知方法,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現場環境。該方法將安全態勢感知抽象為分類問題,將實際現場監測設備的記錄做為數據源輸入到分類器以得到感知結果?;谇蛳蛄繖C設計分類器,并利用量子遺傳算法搜索球向量機最優訓練參數以提高分類精度?;贙DD Cup 99數據集的實驗和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表明,該方法在態勢感知精度方面優于傳統方法。
摘要:在常規變電站的數字化改造過程中,可能存在電磁型CT與電子式電流互感器(electronic current transformer,ECT)混合使用于主變差動保護的情況,而電磁型CT與ECT的傳變特性差別較大,目前國內尚缺乏對其繼電保護適應性的相關研究。為此在EMTDC/PSCAD中分別對電磁型CT、羅氏線圈ECT、全光纖電子式電流互感器(fiber optical currenttransformer,FOCT)進行了建模,采用多種不同的CT混合使用方案,對變壓器差動保護區外故障進行了仿真分析,觀察比較其對差動保護的影響。仿真結果表明電磁型CT與ECT混合使用一般會使差流增大,若混合使用的電磁型CT性能校驗合格,則能保證差動保護不誤動。